在企业实践中,无论是从激励员工,抑或是明确工作边界等角度,企业都需要更高远大的工作目标,对于酒庄运营来说,它分为三个阶段:
产品成为专家产品。从销售的角度来说,产品必须在消费者认知中保持高品质才有足够的竞争力,而保持高品质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成为专家产品,成为专家产品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聚焦某一个品类概念,成为这个概念的代名词。
对于酒庄而言,首先是建立品质专家的概念,以品质内容为核心,生动的完成品质概念建设,把产品变成专业产品;其次是要精准捕捉消费者已有但是尚未被占据的品类市场,打造专业形象,最后就是要持续性的围绕着“专家产品”做概念与推广,专家产品的专业性要体现在产品品质概念、酿酒环境、产品定价、推广活动、饮酒知识等诸多方面,贯穿消费者的整个消费过程。
人员成为权威专家。酒企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成为“权威专家”,人员的专业形象能够建立增强产品的品质信任,增强品牌好感度,并且能够形成“权威效应”,是企业促进产品销售的重要助推方式。
对于酒庄工作人员成为权威专家,需要从酒行业发展历史、酒品类的品质知识、企业品牌的定位使命,以及企业推广的营销价值等多个方面入手,在流程上要做到企业的每一次动作都要全员知晓,全员参与,与全程支持,对于企业来说,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名片,企业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是企业的形象,可以想象,当酒企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自身消费群的“酒类权威专家”,那么在消费引导层面将会爆发出极大的力量。
品牌成为生活方式。营销的最高境界是把品牌变成一种消费信仰,虽然这是很难的,但是却可以通过品牌形象与理念的传递,通过品牌拟人化过程赋予品牌相应的性格与特征,从而快速建立品牌的消费认知,甚至成为一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参照。
每一个酒类品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,它是本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产物,可以通过区域酒俗、酒礼、酒道、健康饮酒、收藏投资等内容输出,让酒企的品牌理念成为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内容之一。
酒类产品经常说“真藏实酿”,产品真不真是第一点,还有就是企业的员工真不真,产品的价格实不实,企业的各种营销推广实不实?品牌成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就要求企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IP,可以说,当消费者把品牌当做一种生活理念的参照物,那么品牌就获得了最强的消费心智护城河。